在香港房地產市場上,豪宅板塊的表現尤為引人注目。近日,一份報告顯示,盡管香港豪宅市場整體表現不佳,但部分高端住宅項目仍保持了較高的成交率。其中,位于上水天巒的某別墅成功售出,賣出了1780萬港元,較原購買價下跌了40.7%,給業主帶來了嚴重的財務壓力。
與此同時,在另一高端住宅小區——尖沙咀九龍站的擎天半島,也有一套三居室單位以1850萬港元成交,這個項目的持有期間內,業主賬面虧損高達238萬港元。這表明,即使是在高端住宅領域,投資者也需要承受較大的風險。
然而,雖然一些高端住宅項目的銷售業績不佳,但是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。例如,位于九龍塘林肯道的兩個相鄰的獨立屋地塊,經過多次調價,最終以較低的價格成交,跌幅達到了28.3%。而位于淺水灣南山別墅的兩套頂層公寓,則通過盈利的方式完成了交易,每一間都是6000萬港元,買家是何善衡家族,他們在2005年和2000年分別以3500萬和4200萬港元購入,如今賬面獲利頗豐。
然而,這些成功的案例并沒有掩蓋豪宅市場的總體困境。數據顯示,雖然跑馬地云暉大廈一套中層住宅連同車位以4000萬港元成交,但原業主在2015年底以接近5000萬港元購入時,現在已經虧損了988萬港元,虧損率為接近20%。
總的來說,香港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巨大的變化,不同地區、不同類型物業的表現各異。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,投資者需要謹慎選擇投資對象,以便在風險和收益之間找到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