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國男足以2-1逆轉戰(zhàn)勝泰國隊后,國內輿論場上罕見地出現(xiàn)了意見分歧。支持者強調勝利就是關鍵,生存才是首要任務,至于過程中的美感或精彩程度則顯得相對次要。然而,批評的聲音指出盡管贏得了比賽,但過程令人焦慮,比賽中頻繁出現(xiàn)不應有的失誤,對陣陣容不整的泰國隊都如此艱難,實在難以接受。
通常情況下,當中國男足獲勝,即使是不太體面的勝利,大多數(shù)媒體也會默契地給予贊譽,并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。然而,此次的情況有所不同,贊揚之聲雖有,但質疑的聲音顯著增加,其中甚至包括官方媒體。
新華社就持保留態(tài)度,他們認為勝利雖帶來驚喜,但也讓人擔憂,國家隊在亞洲杯的表現(xiàn)似乎已定型,缺乏活力,對陣伊朗可能面臨淘汰。另一方面,人民日報和《新聞聯(lián)播》則積極肯定了闖入八強的價值,人民日報還發(fā)布了幽默的海報,鼓舞人心。
兩大權威媒體對中國男足的評價截然相反,這無疑引人注目。人民日報似乎站在球隊一邊,認為結果重于一切,無需理會外界評論;而新華社則仿佛以旁觀者的視角審視,態(tài)度更為批判。
相比之下,新華社更像是理想主義者,期待中國隊不僅贏球,還能踢出賞心悅目的比賽,同時呼吁年輕化的球員陣容;而人民日報則更務實,承認中國足球現(xiàn)狀復雜,贏球成為最低標準,達標后便應肯定教練與隊員的努力。對于其他問題,他們認為不應由里皮和球員承擔責任,而是整個中國足球需要面對的挑戰(zhàn)。
有人形容男足對陣泰國的比賽是“茍延殘喘”,但從擅先生的角度看,“好死不如賴活著”更能體現(xiàn)當前處境。中國足球尚處于基礎階段,保勝已是不易,要求全面完美實屬不切實際。人們或許輕視泰國隊,認為勝利理所應當,但如今的國足對泰國并無明顯優(yōu)勢,我們必須正視這一現(xiàn)實。至于背后的原因,擅先生認為應在亞洲杯結束后討論,過早的指責可能會引發(fā)內部矛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