貴州省遵義市的一起事件,引發社會廣泛關注。據報道,一母親帶孩子就醫過程中,發現其手指被劃傷,但由于孩子害怕疼痛而不配合治療。結果,一名醫生試圖安慰孩子,卻被孩子拒絕;另一名醫生嘗試包扎傷口,又被孩子抗拒。如此反復,直到第四位醫生到來,孩子才勉強接受治療。此事曝光后,在網上引起熱議。
網友觀點各異。有人認為孩子對疼痛的恐懼比疼痛本身還要嚴重,醫生應給予更多耐心;也有網友認為,醫生的工作壓力大,不能苛責他們對待每個患兒的態度;還有人提出,孩子的問題在于家庭教育和日常鍛煉不足,呼吁家長們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。
醫學專業人士則提醒,家長在育兒過程中,應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,并鼓勵孩子勇敢面對困難;此外,醫護人員在面對兒童患者時,也需加強專業訓練,提升溝通技巧和服務態度。
專家強調,醫院應該設立兒童專用診療區域,配備經驗豐富的小兒科醫生及護士,營造更適宜的治療環境,以減輕孩子緊張情緒;同時,家庭和社會各界應加強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和支持,共同呵護孩子們健康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