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在高溫盛行的夏日,不少市民選擇飲用藿香正氣水來解暑。然而,這種常見的做法卻可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危險。針對這一現象,我們采訪了相關事件的當事人和醫療專家。
據了解,國內媒體最近報道了一起發生在福州的事件。陳先生因近期發燒、咳嗽等癥狀就醫,醫生為他滴注了頭孢西丁鈉。回家后,陳先生感到發熱、胸悶,懷疑自己中暑,便在藥店購買了一支藿香正氣水。沒想到,僅僅15分鐘后,他突然心慌氣短,昏厥倒地,被緊急送往醫院。
醫生診斷,陳先生是由于同時使用了頭孢類藥物和含有酒精的藿香正氣水,引發了雙硫侖樣的中毒反應。醫生解釋說,藿香正氣水中酒精含量超過40%,在體內與頭孢類藥物相遇后,會發生雙硫侖樣的中毒反應。具體來說,酒精在體內代謝為乙醛,而頭孢類藥物會抑制乙醛脫氫酶的活性,導致乙醛無法繼續降解,從而引起身體中毒。
對此,醫生提醒廣大民眾,在服用藿香正氣水后的7天內,應避免使用頭孢類藥物,以防不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