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本報記者從四川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獲悉一則重要消息。據悉,為了貫徹落實國家金融監管的相關要求,四川金融資產交易所有限公司主動提出退出交易場所行業,即日起停止從事與交易場所相關的業務。這也意味著,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,四川省將不再存在合法的金融資產類交易場所。
公開資料表明,四川金融資產交易所成立于2011年,是一家專注于提供金融資產交易服務、投融資服務及其他相關金融服務的機構。今年5月10日,山東、吉林、深圳、江西四地的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宣布取消轄內金交所的業務資質。截至目前,全國已有近半數的金交所被關閉。
記者了解到,金交所最初設立的目的在于處理當地的不良資產,降低金融風險。然而,在實際操作過程中,由于外部監管不足,內部牌照完善,許多金交所開始接納理財、P2P等產品,甚至成為房地產、地方債和三方財富管理公司融資的平臺。
2023年,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《中國金融穩定報告(2023)》中明確提到,將持續清理整頓金融秩序,穩妥處理金交所及“偽金交所”的風險。據不完全統計,至今已有20余家金交所被取消業務資質。
隨著四川金融資產交易所有限公司的主動退出,四川已全面取消金交所。四川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公告指出,市場上存在一些名稱或經營范圍中含有“信用資產”“金融服務”“資產登記服務”等字樣的市場主體,未經國家有權部門許可,為非標債務融資活動提供登記備案服務,這些“偽金交所”存在較大的金融風險隱患。
根據相關規定,除國家金融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交易場所外,其他地方交易場所和“偽金交所”不得從事金融化、證券化、期貨化等非法金融活動。四川省企業應依法合規融資,自覺抵制非法金融活動,并不得通過交易場所及“偽金交所”進行違規融資。
本報記者提醒廣大投資者,應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,選擇合法的投資渠道,以保護自身合法權益。若發現“偽金交所”相關線索,請積極向地方金融管理部門反映;若涉嫌非法集資等犯罪行為,應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。